心理学家阿德勒说,“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。”
在人际交往中,即使是最好的朋友,也时有冲突和摩擦。无论多么亲密的恋人,总会有失望和争吵。
遇见更多的人,经历更多的事,才发现:
与人相处,唯有掌握好分寸,关系才能长长久久。
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是:期望值低,要求少,距离远。
期待低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:
我高兴地和我的朋友分享了我的日常生活。我等了很久也没等到回复,却看到他在朋友圈夸别人。
我为请假的同事加班,以为他会感激我。结果对方只在乎你为他做的工作做得好不好。
我生病了,希望得到男朋友的细心照顾。然而,他只是发出了一个安慰的不痛不痒的信息。
很多时候,我们的失望和烦恼源于我们对他人的过高期望。
在电视剧《亲爱的自己》中,巩是一个非常上进的推销员。
她的朋友王自如是她公司的股东,她的男朋友陈一鸣是投资副总裁。
图片:全景视觉
一次,公司投票决定销售总监的人选。
以李斯羽的能力,她完全有资格担任这个职位,所以她积极争取王自如。
王自如以前一直认可她的能力,李斯羽坚信她能得到朋友们的选票。
然而,投票结果出来了,李斯羽输了。
后来,她得知自己只以一票之差落败,那一票是王自如的。
李斯羽非常难过,所以她跑去质问王自如。
结果,我从她那里得知,陈一鸣认为她不合适。他只想让李斯羽做个家庭主妇。
来自朋友和男朋友的双重打击让她彻底崩溃,然后她和陈一鸣分手了。
我不禁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句话:“你在别人心中的实际地位,永远比你在别人心中所认为的要低很多。”
这很难说,但这是事实。
不是所有真心以待,都能得到同等的回应;不是所有全力付出,都能得到理解与感恩。
其实,伤害我们的不是别人,而是我们内心的期待。
有时候,你可以通过降低对他人的期望来更好地管理一段关系。
期望值太高,一点点不满就会让你充满失望和偏见;降低期望值,哪怕只是一件小事,也可以成为生活中的一个小惊喜。
图片:全景视觉
与人相处,保持一颗平常心。
当我们放下那种不切实际的期望,我们就能在每一段关系中友好开放。
少索取
我在知乎上看过一个故事。
我经常和小谢公司的一位同事一起吃饭。他们相处得很好,逐渐成为朋友。
一次偶然的机会,一位同事发现小谢的文笔不错,于是请他帮儿子写一篇作文。
当我的同事第一次寻求帮助时,小谢不好意思拒绝。花了两个晚上才完成。
没想到,这只是一个开始。
大概是因为觉得小谢好说话,同事们加大力度找他帮忙:今天写作文,明天写报告,后天做PPT……
就这样,小谢宝贵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帮他做事了,这让他很无奈。
他也婉言拒绝了两次,同事却生气地说:“这只是个姿态。你怎么这么小气?”
同事们的过分要求让小谢身心俱疲,他果断选择了远离。
后来,直到小谢离开,两人再也没有说过话。
人一旦要求多了,就会渐渐忘记别人的好,觉得理所当然。
久而久之,感情不断消耗,关系越来越疏远。
只有从内心的角度去做事情,来来回回,才能得到真诚的友谊。
图片:全景视觉
作家谢给讲了一个故事。
一个公司老板让一个朋友做一个市场调查。朋友做好发给他后,马上转账付款。
朋友拒绝了,“我们是这么多年的朋友了。就当帮我一个忙。”
不过老板笑着说:“正因为我们是十几年的朋友,所以要把金钱和友情分开。如果我们付出和回报,我们可以更实际地相处。”
的确,不管和谁交往,关系越好,越要算账。
一个人若是想把便宜占尽,往往只会失去更多。
生活中,帮助一两个只是有求必应的人,是情分。
但时间久了,再热情的心也会冷却。再好的缘分,也会耗尽。
有人说:“我把三月的春天给了你,你把四月的桃花给了我,所以世间的真情才能天长地久。”
在人际交往中,放弃是一种智慧,来往是一种分寸。
心存感激,关系会更牢固;应对一切,相处更自在。
有距离
李叔同手书中有一句话:“君子之交淡如水。求象千里。”
在任何一段关系中,如果走得太近,就会产生矛盾;过多的干涉会导致不好的感觉。
有时候,从亲密到不再联系,是因为我们在相处的时候,缺乏应有的分寸和必要的克制。
图片:全景视觉
青山次郎和小林秀雄是日本昭和时代的“文学明星”
他们是在一个酒馆认识的,两人一见如故,聊得很开心,成了非常好的朋友。
然而,在进一步了解之后,青山在朋友面前渐渐变得肆无忌惮。
他经常当众曝光小林的缺点,说小林每次喝酒都会喝醉。
小林觉得很不舒服,提醒青山不要当众出丑。
青山不以为然,说:“朋友,开个玩笑。”
一天,他们一起参加了一个艺术展览。小林正在给围观者讲解一幅画。
青山突然打断他说:“哎,小林,你说的比你写的有趣生动多了,不过写文章也不怎么样。”
小林忍无可忍。展后与青山绝交。
103010有云:“君子不掩人之美,不言人之恶。”
关系好了就直言不讳,随意贬低对方,只会把对方越推越远。
彼此欣赏,相互尊重,相处才能和谐融洽,缘分长久。
生活中,有些人爱开不得体的玩笑,爱用简单的话语打探别人的隐私;但是,有些人时刻懂得守口如瓶,关系再好也不会随意越界。
如果没有,学会止于唇齿;如果你越过了界限,你就知道如何把它埋在心里。
一个真正的知己,不需要一直保持联系,一天一天的见面,也能深入对方的内心。
君子之交,总是熟不逾矩,亲而不狎,方能与其和而不同,美美与共。
图片:全景视觉
《韩非子》陈继儒写道,“与其让人产生长久的厌恶感,不如让人彼此有一段美好的时光。”
我以前觉得和人越亲近,感情就会越好。
时间久了,我才发现,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,就是亲密无间,百看不厌。
降低期望值,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,让自己不再失望;少拿点,懂得永远感恩,懂得付出,就永远不会累。保持距离,给对方留有进退的余地,这样才舒服。
生命来来往往,愿你始终有同频的人相伴,邂逅更美的人生风景。
作者:冀涛,写作不是生活的装饰品,而是生活本身。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徐浪老师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uyanwz.com/107987